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治教育是其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念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防线,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在数字时代浪潮下,青少年面临的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通过法治教育为其筑牢思想防线。2025年7月24日,常州中院邀请常州市第一中学、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等三十余名学生走进法庭,通过角色扮演、互动问答、家社共育等多元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普法实践,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其成长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一)探秘神圣法庭 感悟法治力量
在少年庭干警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庄严审判庭,触摸法槌,沉浸式参观常州中院少年和家事综合审判中心,聆听常州市未成年司法保护体系的发展历程,深入了解“常伴青春 法护家园”的品牌内涵。从历史沿革到创新实践,生动讲解让法律威严与人文关怀并存的理念深植童心。
(二)化身“小法官” 模拟庭审实战
法庭变身实践课堂,同学们身着制服化身“法官”、“检察官”、“辩护人”等角色,围绕一场以未成年人诈骗为主题的刑事案件展开模拟法庭。“现在开庭!”青春却不失严谨的庭审陈词,再现真实审判流程。这种角色代入式体验,让法治思维在实操中生根发芽。
(三)趣味问答解锁法律密码
“未成年人可以成为网络主播吗?”“全国反诈劝阻专线电话号码是多少?”······互动问答环节高潮迭起。结合“预防网络诈骗 坚持科学上网”为主题设计的知识转盘游戏,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知识融入问答挑战,寓教于乐中强化同学们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四)家长共修课堂 护航双向成长
同步开设的“科学家教进万家——法院专场”,聚焦家庭中关于“考试过后,如何正确沟通”的难题,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常州开放大学的何雪芬教授用专业解析支招,引导家长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性看待考试过后孩子的心理状态,鼓励家长们在考试过后积极为孩子赋能,通过对话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场别开生面的法院开放日,通过“情景体验+互动教学+家社共育”三维模式,让法律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今后,常州中院将同学校、家庭一道持续深化青少年普法品牌建设,让法治种子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绽放璀璨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