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院风采 >>先进个人 >>内容

学党史 悟思想 | 忠心向党 学以致用 司法为民——从周恩来精神到马锡五审判方式
发布日期:2021-12-06  来源:市法院  浏览次数:  字号:〖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我们通过主题征文的形式,抒发全市法院干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情感认识和心得体会。


党课篇


忠心向党 学以致用 司法为民


——从周恩来精神到马锡五审判方式


市中院少年家事庭庭长  陈如霞


今天的党课希望通过和大家共同学习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精神和前辈法官马锡五的事迹,激励我们作为法院人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扛起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展现新时代政法事业创新发展的新作为。


周恩来——不忘初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保持政治本色的内在根砥


周总理在给觉悟社成员的信中:“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一)个人志向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联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最大多数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事业中,才有可能接受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个人荣辱与党的事业服从大局


在我们党最艰险的时期。周总理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误解和泼来的污水,不是辩解,而是不顾个人的荣辱毁誉,忍辱负重,竭尽全力维护党的团结,挽救党于危局,使党渡过了难关。


(三)正确处理名权位的问题


在青年时代,周总理就给自己提出“立大志,不存大己;重事业,不重个人权位;重名誉,不重个人名位”的要求。他自觉把个人的权位看成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利益、实现“大志”的平台。从不宣传自己,从不以功臣自居,甚至还竭力抹掉由他首创或带有他个人印记的某些东西,把他的重要理论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融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


二、高度的组织觉悟是保持政治定力的基本条件


周总理具有高度的组织觉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党的组织。总理他是这样做的:


(一)他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


他强调,健全民主集中制,并指出:“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不是个人领导”“个人没有权力领导一切,不管是谁。”他反对个人专断,搞一言堂,他要求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不仅要敢于和善于听取各种意见,还要主动地去“发现”“寻找”各种意见。


(二)他是遵守纪律的模范


周总理认为成熟的党员,不仅要善于认识真理,还要善于实现真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模范地遵守各项纪律,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事,他首先做好,凡是要求他人不做的事,他带头不做。


(三)他是捍卫党组织的模范


周总理在党内从不培植个人势力,不搞小圈子,不搞、也从没有自己的帮派。反对一切违反党规党法的非组织活动,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利益。


三、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周总理指出:“要想把领导者的觉悟、领导者的智慧变成群众的力量,需要经过教育的过程,说服的过程,有时需要经过等待的过程,等待群众的觉悟”,才能赢到人民群众的心。


(一)时刻不忘群众,紧密依靠群众


1.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


周总理提出,党员同人民的联系不能浮于表面,必须让党真正影响到人民,也必须让党能够了解人民的意愿,党应当是属于人民的。深入人民群众,把党的影响扩大到群众中去,同时把群众的意见正确反映到党里来,使党成为群众之党。


2.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


周总理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要求自己,万不能犯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只有在人民的监督之下,党才能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进步。


(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心系人民群众共甘苦


周总理说:“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决不允许摆架子。”正是由于周恩来的这种思想,才使他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2.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人民群众


周总理曾在文章中要求党员把工作重心放在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情绪,同时把群众的意见正确地反映上来,使党成为真正群众的党。并要求只有对支部生活进行改进,深入了解现实情况,深入群众,才能使群众更好地团结在支部周围。


马锡五——优秀司法干部的杰出代表


一、司法为民,走群众路线


马锡五被群众誉为“马青天”。他坚持宜调则调,宜判则判,走出法庭依靠群众就地开展审判和调解的工作方式,为高效司法找到一条成功之路。听取群众意见,形成解决方案,说服当事人接受。一件件、一起起疑难案件,到了马锡五的手中就奇迹般地变得明晰起来。


二、巡回法庭,就地办案


马锡五常携卷下乡,亲赴出事地点就地审判;组织巡回法庭,定期巡视所属各县,倾听群众意见,检査司法工作,随时随地受理案件;审理案件没有架子,没有官气,询问和气,耐心说服,不敷衍,不拖延,没有“推事主义”和“了事主义”作风;不拘形式,不怕麻烦,不论早上晚上,山头地边,群众都可以找他拉话告状。马锡五主张的就地审判不仅解决了当时所面对的现实生存和司法实践的困境,还提高了政府的威信,使政治上的群众路线在司法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


三、注重调解,审解结合


马锡五在办案工作中非常重视调解工作,审判是强制服从,调解是自愿服从,审判与调解是一件事的两面。马锡五在调解工作中注意依靠在群众,调解工作的普遍开展,大大减少了讼争,对于增强人民内部团结,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马锡五审判方式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中国司法文化的有机部分。


从周恩来精神到马锡五审判方式,彰显了共产党人奋斗的本色:全心意为人民服务,指明了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最根本的保障: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通过学习,关键在于领会、传承和发扬其精神内核。


一方面,要坚持司法为民,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不是无原则地迁就、满足当事人的所有要求,而是要在司法工作中严格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将法律作为如何对待当事人诉求的唯一依据和检验当事人诉求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要改进司法工作作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学习和领会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实质,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司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尊重当事人的人格;要以热情的态度服务,尽量为当事人提供方便;要以认真的态度办案,努力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要以诚恳的态度沟通,理解当事人的立场和情感,耐心做思想工作,争取案结事了。


希望大家能从优秀共产党人的身上汲取力量,不断奋勇前进,扬帆起航,为中国的法治事业添砖加瓦,不辜负党,不辜负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