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我们通过主题征文的形式,抒发全市法院干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情感认识和心得体会。
心 得 篇 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卢云云
在港学习期间,我一直通过各种平台,坚持进行党史学习。借此机会,分享自学党史过程的三点感悟,以及通过党史学习对自身工作的两点启迪。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发现,要将学习入脑入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带着感情去学。
学习不是目的,学习也应当是最不具功利性的作为。钱理群教授曾对现在社会上特别是高校中一些现象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不由得想到一位我很尊敬的人曾经说过的话:“我不是被收买的,我是被感动的。”什么最让人感动?我觉得是精神。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是在党100年发展的历程中通过一个个事例提炼出来的。习总书记是个特别会讲故事的领导,他曾经在参加《复兴之路》时讲过“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是关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也在不同的场合讲过红军“半条被子”的故事,还有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故事。我记得在中学阶段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课文的标题叫《丰碑》,现在回想起来,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这个红军过雪山时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故事。当时年纪小,知识比较欠缺,我曾一度以为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是一篇文学创作品,即便如此,在当时的心智条件下,我都被这位军需处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将这篇文章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一直记在心里这么多年。正是因为我被深深感动了,所以将共产党人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的精神刻在了心坎上。
第二,要带着兴趣去学。
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学史的兴趣问题,我和先生、孩子也经常在一起探讨。我发现由于性别差异,男性在对党史的学习,特别是对战争史非常感兴趣,无论是战役的名称、参加战役的部队、部队的番号等都是耳熟能详,甚至连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某场战斗中用的什么武器、型号,都能如数家珍。对此,我是自叹不如。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我来讲,什么是能够激发我学习党史的兴趣点呢?通过学习,我觉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党的百年历史,从不同的维度来看,可以看作是一部英雄史,100年来涌现出许多伟大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从和专业契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法制史,建党10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会议史,我们党通过一些重要会议的召开,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做出一个个伟大的决策。对于我来说,既可以纵向按时间线来学习,也可以横向按不同的脉络来学习,由此可以以点带面,从自己感兴趣,特别是自己熟知的领域拓展开来,进一步加深对党史全面的学习。比如,我比较关注法制史,大学里学过,有一定的基础,在党史学习中,就能以1950年5月1日施行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为支点,去考察建国初期我们的国家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人民群众有哪些民主、法治的需求,我们的党面对这些问题又是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发散性学习,一下子使学习生动起来。
第三,要带着方法去学。
习总书记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见一斑。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里,习总书记一直坚持读书,他读非常多的书,其中史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在学习史书的时候,不是就一本书而读,而是会针对一个问题找不同的书来印证。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读书方法,我讲一个小例子。我们的必读书目《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对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讲得比较简明扼要。而法院的纠纷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由于土地承包经营的历史原因发生的纠纷,对此我本人对我国近年来的土地政策演变一直比较关注。在党史学习过程中,我就以简史为纲,自行查找了相关资料进行辅助学习,让我对我国的土地改革历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正确理解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读原文。前几日,我读了一篇文章,是毛主席在党的七大上所作报告的一部分,标题是《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报告里毛主席用词诙谐,接地气,讲“偷就是指抄袭,装就是‘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朴实的话语讲述着大智慧,让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骄傲,不要急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些原文原著,是学习的重要源泉,是知识宝库。
第二部分,我分享一下学党史对工作的两点启迪。
一是英雄史上,有一名我心中的大英雄,就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学习周恩来精神,体会一名人民法官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周恩来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团结同志,广交朋友,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一起做好工作的精神。
在严于律己方面,周总理是我心中的楷模。在周总理还是南开中学学生的时候,每次出门前都对着镜子照一照,要求自己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关于“衣必整”,在法院工作,我们有制服,开庭要穿法袍,但是我发现我们有很多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同志在制服的着装上不符合规范,有的开会时,上身穿的制服,而下身穿的是自己的牛仔裤;有的穿了全套制服,但并没有穿制式皮鞋或者是深色皮鞋,这些都是不符合着装要求的。虽然是细节,但同样体现着我们的法官形象。修身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语言。周总理同时是一名伟大的外交家,他在外交场合的言谈举止经常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我们的法官的语言,在不同的情况下,特别是面对不同的当事人时,也应当有所区别。比如,你面对的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要尽量避免少用晦涩的法言法语,多用一些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的话来讲述法律问题;如果你面对的是专业老道的律师,所要解决的是商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那你的语言就应当注重专业性。在这次教育整顿过程中,我们开门纳谏,有的律师提出来,有的法官语言不当的问题。对此建议,我分管的法官协会对接律师协会,就该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充分论证,我院在近期出台了《法官忌语》,对我们法官的语言进行了规范,展示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好形象。
回顾周总理的一生,无时不严以修身。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通过学习、领悟周恩来精神,在修信念、修党性、修品德方面,不断打磨党员品性。古人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严以修身,要做到坚持不懈。
二是从法制史的角度,谈谈学习马锡五审判方式,对司法人民性的感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司法工作的法规、条例中就强调要走群众路线,简化诉讼程序,方便群众诉讼。在陕甘宁边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推广与实践成为根据地司法工作的主要特色,也是司法为民、方便群众诉讼的典范,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司法运作方式与司法改革。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法官全面调查证据,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发动和依靠群众,调解为主,司法干部与群众共同断案;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廉洁公正;实行巡回审理、田头开庭等简便利民的诉讼程序。
我们现在的法官,特别是年轻的法官,从法学院到法院,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工作方法不多,有的过于书生气,与老百姓不会打交道。马锡五审判方式,给我最大的启迪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必须要常怀为民之心,具体落实到工作中,我也经常和我分管的业务庭法官讲,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能够耐心细致地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对诉讼能力不强的当事人能够给予适度合理的指导,对来信来访能够亲历亲为,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
党史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致用才是最终目的。学习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把新中国史、把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好,把法治实践的成功经验传承好,不断加强知识的储备与更新,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守法律人的信仰,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