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和最高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戚区法院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审判工作的陪审机制,积极开展人民陪审工作。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强素质,把好选任程序关 陪审员产生于群众,故选拔优秀的陪审员是确保人民陪审员作用发挥的根本。我院在陪审员的选任工作中,不仅注重其自身的文化素质、社会阅历,更注重其道德修养的考察。经过基层单位推荐和个人申请,通过对侯选人员政治素质、政治面貌及职业类型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当届陪审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结构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80%,党员占70%,在基层单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占100%。陪审员专业特长涵盖了劳资、金融、医疗、社区帮教等方面。 二、明权责,把好履行职务关 与法官同责同权,是确保落实陪审员制度的关键。我院实际办案的审判人员不足20人,大部分庭室都组成不了一个合议庭。因此,陪审员参与庭审无凝弥补了本院审判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去年我院制定了陪审员管理和使用的实施意见,并在今年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陪审员在履行职责期间与合议庭法官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去年我院陪审员参加陪审的主要是刑事案件,占刑事结案总数的32.86%,陪审员参加陪审的案件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陪审员参加庭审的自诉案件中,调解结案率是100%。 三、重培训,把好法律功底关 陪审员均来自不同的社会领域和不同的层面,很大一部分人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为切实提高陪审员法律业务知识,我院除了参加市中院的集中培训外,还规定每年的4月份组织一次系统的审判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三大诉讼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和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及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由院长、业务庭庭长为他们授课,还不定期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观摩活动,同时给每一位陪审员订阅《人民法院报》和《江苏法制报》作为他们平时自学的参考资料。 四、建规章,把好陪审考评关 为了更好地落实陪审制度,我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陪审员管理办公室设在政治处,并负责建立本院人民陪审员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归口在办公室。每年给陪审员参与的案件数量确定指标并实行一案一评的考评制度,年终本院政治处对人民陪审员实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审判工作实绩、工作态度、审判纪律、审判作风和参加培训情况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人民陪审员表彰奖励的依据,对不称职的陪审员给予批评教育,并向任命机关通报,后果严重的提请任命机关免除其职务。一年来,陪审员总体素质较好,群众反映也较满意。
(戚区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