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天宁法院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案力度,做到“三个围绕”,审判执行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从10月21至11月10日,共审执结案件339件,结收案比为114.2%,与前几个月相比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一、围绕目标找差距 一是认清形势。8月份以来,随着未结案件逐渐增多的趋势,天宁法院领导高度重视,未雨绸缪,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于8月底召开全院干警大会。会上,张建文院长着重分析了审判工作面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的压力,明确提出把清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全院干警统一思想,上下齐心,集中精力,大干苦干,以审判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展清案活动。二是明确目标。全院及各部门对照全年目标,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横向对比找不足,纵向对比寻问题。在逐一梳理、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准确预测新收案件和应结案件数量,认真制订详细可行的清案计划,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提出每位承办法官的硬性指标,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全力压降未结案件数量。三是找准方向。通过思想动员,鼓劲加压,全院干警进一步增强了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进一步找准了清案期间工作的着力点,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 二、围绕差距寻对策 一是全面分析原因。准确分析影响结案进度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外因及内因,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全面梳理未结案件特别是较长时间内未审(执)结的案件,逐案查找积存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清理措施,限期清结。注重自我剖析,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坚持不懈的工作斗志。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全面调配审判资源,充分挖掘干警工作潜能,切实调动其积极性和增强其责任心,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职业法官集中精力审理案件,法官助理全面负责诉讼保全及调查取证等辅助工作,书记员、速录员及时主动做好庭审记录、卷宗装订等工作。合理平衡案件流向,及时调节案件余缺;合理安排开庭时间,确保审判庭有效利用。三是注重方式方法。增强时间观念,坚持早上班,晚下班,抓紧平时,利用闲时,七小时以内用足,七小时以外用好,周末主动加班。强化调解意识,讲究调解技巧,妥善处理好调解与判决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将类型化、批量化的案件,由专人负责,集中处理,优先审理,减少案件重复办理时间。对审限延长、中止、中断、暂停计算审限四类案件,从适用条件、审批程序和流程管理上严格把关,严防隐性超审限,狠抓每个环节,提高办案效率。 三、围绕决策抓落实 一是加大督查力度。各部门纷纷建立个人清案台账,对每位法官收结案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掌握办案进度,做到监督有方向性,检查有针对性。分管院长和部门负责人亲临一线,带头办案,当好表率,隔三差五询问清案情况,加强监督指导,严把文书审核关,既抓速度又抓质量,做到质效并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重。同时,及时将全院清案数据通过内部网络传输给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以便查漏补缺,发现问题,灵活调控。二是加强制度构建。建立通报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每10天对法官个人结案数、调解数、结收案比进行排名通报,加强个人绩效考核,将清案工作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及干部任免挂钩,重点奖励办案快手、办案高手、执行强手、调解能手。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保障办案经费,优先保障办案用车,优先保障服务审判。加强管理力度,严控外出,严控会议,严控休假。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内外沟通、纵向协调和横向联系,充分发挥院庭长的协调作用,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形成工作合力。遇有重大事项、重大案件及时向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多方指导、支持与配合。对于请示案件、委托审计、鉴定等案件,承办人员和鉴定管理人员做到盯紧盯牢,多沟通多协商,全面了解案件进展,积极督促被委托机构出具结论。结论一到手,马上恢复审理,做到时间上衔接,安排上紧凑,全面提高办案效率。
(天宁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