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院要闻 >>内容

审监庭对司法行为、管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认真梳理
发布日期:2005-06-22  来源:市法院  浏览次数:  字号:〖
 

    按照本院专项整改活动和省院审监庭着力解决"五个问题"、合力构建"三个工程"的要求,审监庭在集中整改阶段的自查问题环节从审监工作实际出发,力求找准查摆问题的切入点,选准查摆问题的突破口,以推动全庭专项整改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着力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的问题,查摆有无刁难当事人、案件审理隐形超审限等现象,继续推行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告知制度和听证制度,严格执行审限规定,加快办案速度,缩短不必要的工作环节,进一步减少案件审理超审限现象,确保当事人合理合法的诉求依法得以维护。健全完善涉诉上访工作机制,改变涉诉上访高位运行的状态。二是着力解决落实公开审判原则,以公开促公正的问题,查摆有无办案透明度低这一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全面实行听证公开、庭审公开,规范听证、庭审程序,提高当庭举证、质证、认证的质量;全面实行裁判结果公开,做到裁判理由公开,提高说理水平,促使当事人息诉服判;全面实行办案质量评价标准公开,为人民群众评价法院工作提供具体依据,从而全面扩大司法公开,强化社会监督。三是着力解决加强司法管理,确保司法廉洁的问题,查摆有无裁判不公、适用法律不统一、随意干涉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等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司法管理,防止出现听证、庭审、裁判等过程中存在监督不力或监督不到位,加强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真正做到以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形象,以管理规范行为、促进公正高效,以管理增强能力、多出实绩。四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查摆有无对当事人摆架子、抖威风;有无在庭审中丧失中立性,损毁司法公信度的不良作风;有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现象,不断探索亲民、利民的新举措,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注意从人民群众的申诉信访中查找司法行为不规范、办理案件不公正的问题,强化对审判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围绕案件找问题、围绕问题追责任的审判监督和职务监督机制,强化对违法审判的责任追究。五是着力解决规范司法礼仪、加强司法作风建设的问题,查摆有无"冷、横、硬、推"的不良作风;有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遵守司法礼仪,树立文明司法、公正司法的形象。
    通过认真对照上述要点进行梳理,我们觉得,随着审监职能及工作人员的调整,仍然存在着司法行为、管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司法礼仪及工作作风上,服务态度、方法不够规范。由于审监庭业务范围的扩展,案件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专业审判力量与审理案件需求矛盾突出,出现了审判人员有时服务意识上很勉强的情况,接待当事人行为的工作热情度上打了折扣,不太愿意耐心细致地解释当事人在申诉复查、再审案件中所提出的问题。息诉工作不认真。
   2、审监改革中涉及的有关程序规则执行上有变通。虽然没有超越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界限,但在申诉复查、再审、减刑假释审理及公示听证、国家赔偿案件确认程序等等环节上执行省院规范性文件不到位。,当然,在再上法律文书的制作、送达上如何体现透明、达到公正的操作管理中存在一些值得广泛探讨并加以统一改进的行为。
    3、对于审判管理与监督以及社会意识氛围造成的对司法公正形象的影响行为规范力度不够。执行院里日常规章制度上有敷衍行为存在,诸如工作时间的着装制度、会议学习请假制度、来访接待登记制度、政治学习活动补课制度等;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被上级及有关同事说情或为亲朋好友打听案件打招呼的情况,虽然从实体看不一定会有不当处理结果,但从程序上说,总是有非正义的因素,对于这些为难和尴尬的说情行为没有积极地建立说情、探听案件情况备案制度。
    4、工作效率上,对影响审判监督管理的程序行为制约不严。对中院意识认识不够,工作中有时还是有点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工作中主动性欠缺,有时甚至有些被动,满足于完成面上的工作任务,不想深入地进行触类旁通的类型调研。对审判监督业务知识的学习有些茫然,审监业务范围广,认为还是遇到什么问题再学比较实际一点,而且现在案件量较大,结案要紧,对安排好的计划内培训学习都有点机械应付的感觉。
    5、总体思想认识方面,有的审判人员对审监工作的定位有偏差,对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审判监督工作的步进式改革难度较大,效果表现不明显,好多做法不定,无所适从,对审判监督改革有畏难、厌烦的想法,再说,审判监督案件要充分体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很难把握,使审判人员在办案中有时有消极情绪,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全庭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开展专项整改活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增强司法能力,提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专项整改活动变成了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推动工作的"效率工程"、根治腐败的"阳光工程"。对此,我们将围绕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工作作风等正在整改的情况进一步定措施,明方向,抓落实。

(审判监督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