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省两会期间,我们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 范书记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年。常州全市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美元,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0.2亿元,增长14.5%;实现财政收入136.1亿元,增长32.3%。 说到这里,范燕青话锋一转,笑着对记者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全市法院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分不开的。去年,全市法院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全面履行审判职能,为建设“平安常州”、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初,法院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大局,拓宽服务思路、服务领域和服务渠道,找准了法院工作服务“两个率先”、保障沿江开发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针对企业改制和沿江开发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纠纷,及时制定了《关于全市法院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18条意见》,同时出台了《关于全市法院依法服务“两个率先”保障沿江开发的12条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范燕青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实现这个目标,毫无疑问,人民法院责任重大。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克难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因利益调整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越来越多,群体性新类型诉讼案件突出,审理难度增大,人民法院的工作也面临比以往更为复杂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维护司法权威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司法权威作为党在执政过程中形成的公共权威,是执政党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意义。维护司法权威就是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司法权威就是维护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体制,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更是维护和增强党的领导权威的具体体现。维护司法权威,不是简单地维护司法部门的权威,而是要通过维护司法部门的公正裁判来增强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全社会要共同维护司法权威,努力形成自觉尊崇法律、服从司法裁决的氛围,自觉尊重和履行司法机关生效裁判。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任何人都必须充分尊重法院审判权的行使,不得妨碍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得贬损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尊严。我们常州市委一贯高度重视司法权威,全力支持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支持法院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任何干扰,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记者 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