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法官同志,您帮我看看,我这个情况能不能立案?”
“法官同志,起诉状我该如何写?”
“同志,我这起案件该提交哪些证据?”
……
13日早晨8时45分,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立案大厅一开门,前来打官司的群众高兴地发现,这里多了一位专门接待群众咨询的“咨询法官”,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
设置专职“咨询法官”,是朝阳区法院提高办案效率、方便群众诉讼的最新举措。近年来该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接待群众来访量居高不下。今年1至7月,他们共接待群众来访50142人次,立案人员平均每人每天接待来访50人次,居全市法院首位,任务繁重。一些初次来访的群众,大多是询问自己的纠纷是否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立案手续如何办理、基本诉讼程序等法律常识问题,内容具体、琐碎,立案人员接待的时间相对较长。当时由于立案人员的接待咨询与立案审查工作没有分开,这使得那些已准备好材料、只须办理手续即可立案的来访群众等了又等。如今有了专职“咨询法官”,这一矛盾迎刃而解。
这位专职“咨询法官”名叫王金岭,今年38岁,在法院工作已近20年,有着丰富的审判和接待经验。才短短1个小时,他已接待了来访群众20余人次。来访群众高兴地说:“我们打官司更方便了!” 。 吴兢
|